2022-04-26 22:01:40
42KJ高速液压夯实机-42千焦高速液压夯实机 https://www.hang-shen.com/hangshiji/1.html
1977年7月16日,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经过全体中央委员的一致赞成,邓小平同志终于复出工作,恢复了自己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副主席的职务。
而在十届三中全会结束一个月后,党的十一大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千多位党代表,共代表全国三千五百万党员出席了十一大。
这场盛大的会议,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的一个转折点,因为正是十一大的召开,才有了后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定的改革开放,才有了现在的我们丰衣足食。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复出,也正是他的复出工作,才奠定了这一历史局面,他便是伟大的邓小平同志。
提起邓小平同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对他充满了敬意,改革开放更是和他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以至于提起邓小平,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称呼,反而对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参与的几十年革命事迹知之甚少。
当然邓小平同志对于新中国最大的贡献,也正是改革开放,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在改革开放确定之前的一段时间里,邓小平同志一度还处于政治生涯的低谷。尤其邓小平同志的复出,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更是经历了不少波折,要说清楚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还得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说起。
在毛主席去世后,“四人帮”便露出了自己的野心,开始加紧时间,企图夺取国家的最高权力。而在这个时候,华国锋同志清楚的认识到了“四人帮”的面目,于是他找到一些党内建在的老同志,尤其是叶剑英等老帅,和他们一同商量,最终成功粉碎了这些人的阴谋,使得国家步入了正轨。
但是在“四人帮”被粉碎后,一些受到他们曾经诬陷的老同志,还没有获得平反,而在这些人里面,邓小平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所以“四人帮”被粉碎后,最要紧的一件事情,便是恢复曾经一些被他们诬陷的老同志工作,尽快拨乱反正。
在这种情况下,当时协助华国锋同志工作的叶剑英元帅,便在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就向党中央提出了让邓小平同志复出工作的请求,为此,叶剑英元帅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对其他人这样说道:
“我建议让邓小平立马出来工作,我们在座的同志总不会害怕他吧?他参加了政治局,恢复了工作,总不会给我们挑剔吧。”
很显然,叶剑英元帅认为,邓小平同志应该立马复出工作,但是在叶剑英将此事提出来后,时任中央主席的华国锋同志,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邓小平同志现在复出并不是最好的时机,因此持有反对的态度。
同时华国锋同志针对自己的态度,他后来也做出了解释,华国锋同志说道:“我认为经过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和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正式作出决定,让邓小平同志出来工作,这样做比较适当。”
事实上后来邓小平同志的复出工作,也正是按照此项提议按部就班进行的,那么华国锋为何在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反对叶剑英元帅让邓小平同志立马复出的提议呢?反而要拖到1977年的十届三中全会呢?
实际上邓小平同志的复出问题,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用华国锋同志的话来说,邓小平同志的复出,一定要做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因此要找一个适当的时机。而十届三中全会,便是华国锋眼里,邓小平同志复出的最好时机,那么华国锋同志的此项举动,又有什么样的深意呢?
其实华国锋同志的考虑,如果从后来者的角度去看待,是非常成熟的,在很大程度上,更是为以邓小平同志为主的,党的第二代核心领导集体的形成,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例如在邓小平同志复出之前,大家都知道他被错误的批判为党内“头号走资派”,所以邓小平同志的复出,就需要舆论的支持。
而叶剑英元帅在“四人帮”被粉碎后,就提出让邓小平同志复出工作的提议,虽然也有很多人是支持叶剑英元帅提议的,但在这种情况下,立马让邓小平同志复出也不是说不可以,但这样却不完美。因为在那个阶段,还有一些不清楚事实真相的同志,他们是反对的,因为他们认为这违背了毛主席的指示。
所以贸然让邓小平同志立马复出工作,在党内肯定会引起争论,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机,他们甚至会借题发挥,破坏现有的可观局面。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华国锋同志考虑深远,他明白邓小平同志现在就出来工作,对于国家稳定还有邓小平同志本身来说,都不是最恰当的时机,所以只有静待时机,才是最好的选择。
而邓小平同志的复出如果拖到十届三中全会上,事情就会有了改观,这也是华国锋同志所说的,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因为在十届三中全会上,对于粉碎“四人帮”做出了正式决议,所有参会人员,一致认为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出的这个举动是完全正确的,全党以及全军全国,还有各民族同胞都是热烈拥护的。
而这个决议,不仅从根本上粉碎了“四人帮”的错误,从另外一方面,其实也为邓小平同志重新做出了评价,当然也成为了邓小平复出的有利支援,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同志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就没有了任何阻力。
其次邓小平同志不能急于复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便是华国锋同志提出的“两个凡是”方针,在当时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众所周知,在毛主席去世后,华国锋同志针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两个凡是”。
当然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两个凡是”是不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是一个极其错误的指示,但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当时所处的特殊背景,所以看待“两个凡是”,我们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也正是碍于当时环境的特殊,“两个凡是”依旧成为了不少同志所坚持的真理。
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同志如果复出,实际上就是和“两个凡是”唱反调,毕竟邓小平同志的错误,是经过毛主席同意的,对于这个问题,华国锋同志自然明白,所以他主张在邓小平同志复出问题上,一定要坚持适当时机。
值得一提的是,在邓小平同志复出后,“两个凡是”被彻底否定,重新确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路线方针。对此,邓小平同志也用自己多年的革命经验,重新对“两个凡是”下了定义。
邓小平同志认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能总坚持百分之百的正确性,这是要犯错误的,一个人要想不犯错或者少犯错,就应该像毛主席说的那样,辩证的对待问题。邓小平同志还解释道,即使像马克思、恩格斯这样伟大的人物,也没有说过“凡是”,甚至毛主席,也没有讲过,所以我们应该去实践,用实践去检验真理,当然这是后话。
回到正题,邓小平同志的复出工作,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时代的冉冉升起,在这个时代来临之前,务必要做好准备工作,而华国锋同志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尽到了自己的历史责任,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他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尊敬的。
而邓小平同志在十届三中全会复出后,他对自己的老同志,还有老战友以及全国人民,说了几句自己的心里话,邓小平同志说道:
“作为一名老党员,还能在不多的余年里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我个人来说是高兴的。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
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发现,一生经过三起三落的邓小平同志,在重新复出工作后,他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坚持着自己的纯洁性。而在这种历史特定的条件之下,邓小平同志更有自己的使命要去完成,他将带领亿万中国人民,走向伟大的改革开放。
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拥有着世界上顶尖的军事、科技,这和四十多年前邓小平同志主张的改革开放,更是有着直接的关系。邓小平,历史将会永远记住他的名字,正如他那永远不会熄灭的政治生命之火一样,永远刻在中国历史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