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0 04:23:01
农民影视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nongminys.cc
近期,中国基金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有多家百亿私募积极跟渠道商量调降产品预警止损线,主要原因是今年市场跌幅较大,让主打长期价值投资的私募基金阶段性下跌明显,部分产品净值趋近预警止损线,被迫降仓,对投资操作形成掣肘。调降预警止损线是相信投资标的长期价值,不想在底部“割肉”。
私募对预警止损线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不仅是对投资者的保护,也是让私募更关注净值回撤和安全边际,但更多人认为,硬性止损机制可能给客户带来永久损失,也让私募错过性价比高的投资机会。据悉,不少私募和渠道的产品不设预警止损线。
对于预警线、止损线的设置数值,业内人士指出,这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而是管理人的投资风格、销售渠道内部风控、客户接受度等多方面约束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降低预警线、止损线有助于减轻由于下跌被动减仓对股市带来的负反馈,同时为私募基金管理人提供了一定的投资运作空间。
多家百亿私募
协商调降预警止损线
“调降预警止损线的事情,据我了解,很多主观多头、量化的百亿私募在跟渠道商量,我们也在考虑,但还没有启动。”华东某百亿私募市场人士透露,“我们的产品至少一半有预警止损线。因为前几年没有那么大的回撤,所以还是设置了预警止损线,但没想到今年一下子回撤那么大。市场下跌,有预警止损线的产品肯定要降低仓位,对我们的投资操作有较大的影响。”
睿亿投资研究总监熊林坦言,最近确实听闻有几个百亿私募主动跟渠道协商,要求修改预警、止损线,特别是量化,之前定的止损线比较高。主要是因为有部分私募在2021年初发行了不少封闭期长的产品,一直保持高仓位运作,由于市场原因,去年到今年持续回撤,净值接近预警线或止损线,基金经理仓位比较难操作,客户体验感也较差。
华北某百亿私募表示,目前公司大部分的产品最高只接受0.7止损、0.8预警,如果再高的话,其实本身也是不符合权益类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的。“随着代销机构逐渐成熟,我们长期业绩跑下来也不错,在渠道信任基础上,已经有一些产品开始不设预警止损或者更低的预警止损。”
雪球副总裁夏凡告诉记者,雪球基金也收到并处理了几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协商下调预警止损线的请求,在同投资者友好协商、告知投资者其拥有赎回的权利,充分揭示风险,达成共识后予以办理。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梅慧娟称,临近预警止损线的产品仓位一般极低,不利于产品后续运作,下调预警止损线可以给产品运作腾挪一定空间。
第一创业权益投资管理部负责人景殿英表示,当产品净值跌破预警线,通常私募管理人无法再实施买入操作,只能卖出;而跌破止损线,产品就会被迫强平。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况,私募通常会采用大幅降低产品持仓等方式防止净值进一步下跌。然而,较低的仓位虽然能降低净值下跌的风险,但也可能限制了进一步捕捉投资机会,产品也很难恢复到正常的运作状态。
私募对预警止损线看法不一
业内认为,私募产品设置预警止损线有其意义。
夏凡表示,目前大部分私募基金会根据自己的投资风格设定相应的预警止损线,每一家的标准各异,多数私募基金的止损线会设定在净值0.8的附近。
他说:“如果站在行业视角看,这个标准是对于私募‘绝对收益’的一种践行。相比公募,私募基金通过更灵活的股票选择和仓位控制,最核心的目标就是帮助投资者获取相较于市场更为平稳的收益,提升客户的投资感受,而止损线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塔勒布的《黑天鹅》书中强调的无非是尾部极端风险对于投资者的毁灭式打击,而止损线制度正是对于尾部极端风险最好的控制。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进行延伸,能够发现这一制度不单纯是对于投资者净值的保护,也是对私募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谨慎地选择行业和个股进行配置,如何有效地控制仓位风险,是一家私募基金走向优秀资产管理公司的必然之路。”
熊林认为,设置预警线条款,一方面投资人心理上更容易接受,知道发生市场极端风险时所面临的最大亏损幅度,另一方面,也让投资经理在产品初期更加关注净值回撤和安全边际,尽量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去积极寻找确定性的机会,提高投资研究上的深度和准确性。“我们管理产品目前设有预警止损条款,公司产品都实行安全垫原则,暂时没有调降的想法。”
私募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荣浩称,此类风控指标的设立是一把“双刃剑”,在极端情况下确实能够让投资人及时止损,但在反转行情时则干扰或者阻碍了净值修复速度和进攻性。
也有一些机构并不赞成预警止损线的制度。金斧子水星资管研究员王双杰表示,目前的确有部分私募管理人因一季度股票市场的巨幅波动,导致在部分渠道发行的产品触及了预警止损线等,但是从样本上来看,还是偏少的,大部分还是提前减了仓位来避免触及预警止损线。“我们平台的产品从开始就没有设置预警止损线,从我们的角度来看,预警止损线的设置对于优秀的管理人来说是一种束缚,波动是市场的天然属性,本金的永久性损失才是风险,因此,做好事前的定性定量的严苛分析以后,一起承受这样短期的波动就好了。”
格上旗下金樟投资研究员谢诗琦也称,目前公司代销的产品相当部分都没有设预警止损线;另外,公司代销的少量新产品跌到预警线附近多采用的是降低仓位运作,并没有下调预警止损线。“股票多头产品的预警线一般在0.75,止损线在0.7.这类风控指标能够帮助投资者设定一个阈值,让投资本金有一定安全边际。但遇到今年这种波动巨大的市场环境,会由于风控指标的设值导致管理人在市场低迷的底部位置被动减仓,可能给市场带来被动卖出的负反馈,同时,会由于低仓位导致错过市场的底部反弹。”
汉和资本告诉记者,公司发行的产品均未设预警止损线,主要是两个层面的考量:一方面,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到做好事前风控上,也就是在研究层面,力求找到那些当前股价显著低于其长期内在价值的公司,通过长期持有获益于它们价值的兑现,但波动是长期投资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从历史经验来看,即使是股价累计涨幅巨大的公司,也会经历不同程度甚至较大幅度的波动;另一方面,对于优质的投资标的,在极端市场环境中出现较大回撤时,潜在收益空间其实是上升的,如果因净值下跌至预警止损线附近而导致产品进行被动调整的话,反而会因此错过一些长期来看具备很高性价比的投资机会。
九坤投资也表示,预警线和止损线的设定,一般会由投资人能承担风险的预期和管理人对基金投资下行风险的先验判断来决定。“指增策略和股票多头是满仓运行,没有预警线,如量化指数增强产品以较小的跟踪误差长期跑赢对应指数为目标,一般会规定要求满仓运作,这也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
某知名私募市场人士坦言,“我们的风控还是服务于基金收益目标,没有止损清盘的说法,股票多头策略不应该单纯用硬性风险预算的方式去管理风险。如2015年股市的极端波动中,很多带有止损线的产品被迫清盘,一刀切地降仓或止损为客户带来的是无法修复的资产永久损失。我们的风控体系是很严格的,组合构建的前中后期全流程参与,会根据我们逆向的特点来给定风险框架,并在这个框架内给投资团队发挥能力的空间。”
预警线、止损线无绝对标准
业内人士表示,预警线、止损线的设置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是管理人的投资风格、销售渠道内部风控、客户接受度等多方面约束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荣浩坦言,很难说预警线、止损线在什么数值是合理的,这是由多方面边界约束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管理人风控、销售渠道内部风控、客户接受度等。对于不同交易策略应对相同极端风险的逻辑也不尽相同,并无标准答案。无论如何设置,管理人都应将投资人长期利益放在首位。
景殿英认为,预警线及止损线设置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刻画产品的风险度,另一方面也是让投资者提前了解可能承受的最大亏损。以股票多头类产品为例,常见的预警及止损线在0.7到0.8左右,是否下调以及下调多少,需要与投资者充分沟通。
朝阳永续基金研究院研究总监、向日葵投资FOF研究总监尹田园也认为,预警、止损线的设置与管理人的投资风格有关,如果管理人本身投资风格比较激进,且面向的客户悉知且接受该投资风格,止损线可设置得比较低;如果是以获取绝对收益为主要目标的策略,如套利和市场中性,止损线应比较高。
梅慧娟通过统计过去十年十倍股的区间最大回撤,以此粗略地估算优质公司(股票)的合理预警止损线。“过去十年的十倍股区间最大回撤平均值和中位数都是63%,最小值40.13%,最大值91%。我们熟知的茅台、比亚迪、隆基、中免,区间最大回撤分别是53%、58%、65%和60%。因此,预警止损线定在0.6很难说是合理的。”
熊林强调,预警、止损线太低和太高都有弊端。太高的预警、止损线会导致产品运行过程中投资经理畏首畏尾,造成投资行为和判断的扭曲;太低的预警、止损线也起不到预警作用,最终可能放大投资经理的冒进行为,不利于保护投资人的利益。“睿亿投资实行产品安全垫原则,所以我们会尽量控制回撤,但我们也认为权益类私募预警、止损线分别在0.8和0.7较为合理。”
王双杰直言,“我们不太认可预警和止损线的设置,这个是早前银行或券商等渠道内部合规的要求,但更多的还是事后的风控手段,没有真正认识到权益类市场的本质属性。”
他认为,对于优秀管理人来说,组合的持仓构建是一个动态的以及体系的过程和结果,短期市场的无序性或许会造成组合的波动下跌,但如果有这个止损线,就不得不在低位降仓、清仓,反弹的时候也没有任何的意义了,最终损害的还是投资者的利益。所以,投资者更应该关注的是管理人投资能力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性。
降低预警止损线
或能减轻市场被动卖压
对于降低预警线、止损线带来的影响,熊林分析称,首先,对于私募管理人的操作来说,降低预警线、清盘线意味着投资经理可以对产品的回撤容忍度提升,尤其是那些临近预警、清盘线的产品,短期不用面临被动卖出的情形;中期来看,更低的预警、清盘线,有利于投资经理更关注公司内在价值,淡化短期市场波动,但与此同时可能会加剧部分投资管理的激进机会主义行为。
其次,对于市场来说,降低预警线、清盘线有利于缓解部分私募产品被动清仓卖出带来的负反馈风险,降低短期市场的流动性压力;中期来看,更低的预警、止损线对市场来说影响不明显,市场的中期走势更多的是由宏观基本面和流动性状况决定。
最后,对于私募行业来说,更低的预警线、清盘线可能导致私募产品对于风险偏好低的投资人吸引力下降,对于整体市场发展存在一定的潜在掣肘,同时,也不利于投资人分辨不同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风控水平和投资能力差异,加大了偶然性因素权重。
景殿英指出,通过与投资者充分沟通后降低预警及止损线,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产品运作方面可能是相对有利的,为私募基金管理人提供了一定投资运作的空间。对于整个市场而言,也可能是相对正面的信息,避免了临近预警线或止损线的产品被动减仓,对市场造成连锁反应。对于投资者而言,产品设置预警、止损线的目的,为了控制投资者可能承担的最大损失,下调预警及止损线后,可能造成投资者承担超出其预期的损失的情况。
谢诗琦表示,临近止损线会对管理人的投资操作有一定的局限,但降低预警线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由于下跌被动减仓对股市带来的负反馈。
“降低预警、清盘线有助于减轻市场被动卖压,给私募投资操作更多的发挥空间。”尹田园说。
荣浩指出,降低位置短期来看给了管理人更多的操作空间和战略空间,不至于立马清盘出局,浮亏变成实际亏损。部分私募产品管理规模较大,但忌惮于触及止损线,即便是判断左侧下行空间不大了,也不敢提升仓位扩大交易,出现基金规模大但交易规模不大的情况“待机现象”。对于市场来说,降低风控线位对改善流动性可能会有正反馈效果。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原标题:不想底部离场 多家百亿私募谋求调降预警止损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