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家中隔离,公司却倒闭了!疫情之下,老板没你想得那么强大!

2022-04-15 04:16:02

桃子影视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danran.net

大早上迫不及待地打开上海发布,看到2573+25146这个数据我心里咯噔一下,抗疫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本人坐标浦东新区,是典型的外地来沪打工人。

掐指一算,我已经居家隔离20多天了,如果再不解封我真的要疯了!

不是因为封控在家憋闷,也不是因为抢不到菜,更不是因为物价飞涨,而是我的钱包撑不住了。

上个月初上海疫情就有星火燎原之势,上个月中旬疫情已经势如水火,苦苦支撑了半个月后,我们公司宣布了一项新举措。

前半个月所有员工按照正常工资结算,后半个月无论上班与否人均800块钱补贴,然后上一天班再额外发100块钱。

这个月已经过半但公司没有任何说法,没上班的大概最低补助也没有了,上班的应该还是按照一天100块钱的标准发工资。

我的同事们大都住在员工宿舍,六个人一间的那种,就在公司附近,眼下能正常上班的,基本上是这批人。

少部分是在外面租房子的,几乎都被隔离在家足不出户,而我属于后者。

也就是说,这个月到目前为止,我的工资为零。

如果我没有能力赚取额外收入,又没有一丁点积蓄的话,再这样持续下去,下个月只能露宿街头喝西北风了。

昨天跟一位同在上海工作的老乡聊天。

她说她所在单位还能领到上海最低保障,指责我们公司连最低工资都没达到,这个月倘若一分钱都不给,老板也太不地道了。

一开始我也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后来转念一想也不尽然,无论我们老板这个月给不给补助,我都对他表示理解。

病毒肆虐众生皆苦,老板也不例外。

以我19岁下海经商20多年的从商经历来说,疫情之下的很多老板,比打工者还要苦上100倍。

我们公司是餐饮行业,老板开了中餐、西餐、日料大约七家店。

我们这家店属于中餐,一共上下两层楼近3000平方,主营生猛海鲜以及上海本邦菜系,在同行业中的规模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我们老板平时看着是很风光,开豪车住豪宅还有司机保驾护航,每次来店里都有一批人跟着服务。

但这也是他千辛万苦赚来的,没有哪个老板能随随便便成功,除非有爹如王健林和马云。

中国有句俗语,“只看见贼吃肉看不到贼挨打”,用来形容天下老板,再贴切不过了。

歌舞升平时一定有不少人羡慕我们老板,店开的多钱赚的多,殊不知疫情来临时最艰难的也是他。

两个月前我们店开始重新装修。

一楼局部动工二楼全部拆除,装修费没有几百万是下不来的,老板摩拳擦掌也是准备大干一番的。

没想到疫情突发而且形势严峻,预定酒席基本上都退光了,一下子就芭比Q了!

但店铺装修不能停,营业额越来越惨淡,还有一批人要养。

不说其他店,我们店就设有营业部、宴会部、楼面部、后勤部、传菜部、安保部、保洁部......

前厅的员工基本框架为,店长、店助、经理、仓管、主管、部长、服务员......

后厨有厨师长、副厨师长、炒锅、冷菜、砧板、打荷......

抛开房租水电不谈,光是这么多人的工资,老板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还只是一个店,要知道我们老板可是有七个店。

任他家底再丰厚,资金也是周转不过来的。

何况老板们的钱大多数并不在银行,而是一家接一家开了分店,不但没有存款,也许还背负着银行贷款。

网上有句话很有道理,企业远没有你想象的强大,企业比你想象的还要脆弱。

幸好我们是政府保供单位,疫情给整个上海按下暂停键,但封闭在家的人们要吃饭,大白、大蓝、志愿者要补充能量。

所以我们一天要供应两三千份盒饭,一天也有10万左右的营业额。

然而这样就够了吗?仅仅是暂时度过难关而已。

虽然眼下疫情依然处于快速上升期,但最多十天半个月,所有小区街道都会陆续解封,盒饭需求也会随之下降。

当盒饭需求日益减少甚至消失,出于大家对疫情的恐惧,尤其是这次惨痛的教训,餐饮业短期内想要反弹,真的是太难了。

说句实在话,如果不能另辟蹊径,能勉强维持就算不错了。

不要相信疫情过后会出现报复性消费,疫情开始到现在快三年了,不但没出现报复性消费,反而一个比一个理性。

如果说一定会有,也是报复性工作,报复性赚钱吧!

疫情之下,很多人正面临着一个残酷的现实。

人还在家隔离呢,公司却倒闭了,那些依然正常运转的公司,背后都是老板的苟延残喘。

2月份我曾经回过一次老家,遇到开了好几家连锁鞋店的发小,之前意气风发的他,看起来憔悴很多。

这三年为了维持几个店的正常运转,他先是做了贷款,后来卖了自己的车......

眼看着即将柳暗花明,上海这波疫情全国蔓延,犹如一记重拳再次将他打趴。

既要给跟随自己的员工保障,又要支付不能减免的房租,还要偿还无法停止的银行贷款,听说发小已经将自家别墅挂牌出售了。

能怎么办呢?唯有咬牙坚持。

“疫情三年,亏掉了我过去十五年的积累”,发小说这话时,想必心在滴血。

在上海运营甜品公司的朋友,工厂封控仓库封控,所有的计划全部停滞。

她每天早上一睁开眼,先是通过各种APP抢菜,再一头扎进各种群团购物资,接踵而来的,是房租、工资、退货、退款、投诉、借贷......

明明心里慌得一批,还要装作情绪饱满地为员工鼓舞士气。

“我有点撑不住了,不知道这种奋斗有没有意义”,视频中的闺蜜眼角含泪,“尽人事听天命吧”,她轻叹一口气。

疫情不可怕,可怕的是疫情反复,不知何时才能回归正轨。

这样的状况之下,很多行业遭遇灭顶之灾,数不胜数的老板在苦苦挣扎......

我的老板,我的发小,我的朋友,不过是这波疫情中众多老板的缩影。

不要说他们不懂及时止损,如果遇到困难大家都选择放弃,世界就会倒退。

对于他们来说,积极前进才能创造未来,至死方休!

2019年儿子上高中,我在家乡全职写作陪伴他高考。

2021年我在上海创办了一个小型教育机构,恰逢疫情加双减,幸运的是本钱都回来了,没有伤筋动骨。

后来凭借多年的生意经验,我进入现在的公司,有朋友说我不应该打工,邀请我共同创业,被我拒绝了。

这两年,我只想做个没有压力的打工人。

虽然工资微薄,但不用负重前行,无需殚精竭虑,就算失业回家,我还能用文字养活自己。

如果疫情过后我的老板、我的发小、我的朋友,重现辉煌日进斗金,我也不会艳羡。

一个人能承受多大责任,就会收获多大成功,既然自己选择了安逸,就要接受平庸。

就算有一天接到通知,由于公司裁员你被解雇了,我也处之淡然。

企业要自保,总有人要出局,换做我是老板,也会这样做。

昨天晚上,我们这里下了很大的一场雨。

雨疾风大,我坐在床上看新闻,有人求助有人跳楼,不胜唏嘘。

虽然他们与我素味平生,但依然悲从中来。

曾经有人说,我们的2022年会被偷走一个月。

其实我们被偷走的不是一个月,而是整整三年的青春和热血。

明天在哪里,未来会如何,我也不知道。

但我依然坚信,既然能熬过2020和2021,百炼成钢的我们,一定也能熬过2022。

愿天闵苍生,疫情早日散去,人山人海国泰民安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荣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