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日报(2月16日)期债止跌反弹 市场对通胀数据反应有限

2022-04-14 07:00:00

  国家统计局周三(2月16日)早间发布的数据显示,受猪肉、蔬菜等食品价格下降的影响,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再度回落至1%以内。不过,债市对于上述数据反应有限,期现货延续盘整,10年期债主力尾盘拉升翻红,结束此前“七连阴”态势;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高触及2.80%上方,尾盘回落至2.78%附近。

  分析认为,目前债市多空因素交织,10年期国债利率连续多日徘徊在2.8%附近。结合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表述,以及央行超额续做MLF的态度来看,货币宽松预期犹存,流动性稳定大势料将延续。

  【行情跟踪】

  国债期货尾盘拉升,10年期债主力日终小幅收红,三大主力合约移仓明显。截至收盘,10年期债主力T2203报100.660,上涨0.06%,成交5.25万手,日内减仓近1.2万手;5年期债主力TF2203报101.865,下跌0.02%,成交2.63万手;2年期债主力TS2203报101.220,与开盘基本持平。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整体小幅下行,5年期表现略优,短券略显弱。截至尾盘,10年期国开活跃券210215收益率下行1.55bp至3.0575%,10年期国债活跃券210017收益率下行1bp至2.7850%,5年期国债活跃券210011收益率下行2.50bp至2.4900%。

  一级市场方面,农发行1年、10年期固息增发债中标收益率分别为1.8521%、3.1005%,全场倍数分别为2.25、2.98,边际倍数分别为2.95、1.64。

  转债市场上,两市超7成转债收涨,中证转债指数涨0.55%报416.6点,宁建转债涨超16%,岭南转债涨超7%,百川转债涨超5%;新天转债跌超5%,岩土转债跌近4%。

  【资金面】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早间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月16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10%。数据显示,16日有20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当日公开市场净回笼100亿元。

  上一交易日,央行超额平价续做2月MLF,央行开展3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85%,数据显示,2月共有2000亿元MLF到期,到期日为2月18日。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周三短期品种普涨,隔夜品种涨幅超10BP,报1.942%;7天期上行5.7bp,报2.057%;14天期上行2bp,报2.028%;1个月期下行0.8bp,报2.34%。

  【基本面】

  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PPI同比上涨9.1%,较前值回落1.2个百分点,结束了四个月的两位数增长;CPI同比上涨0.9%,低于前值0.6个百分点,再度回落至1%以下。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与前值持平。

  1月PPI、CPI涨幅略低于市场预期。机构调查显示,经济学家对1月PPI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9.3%,预测区间为8.8%至10.3%;对CPI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1.0%,调查结果区间为0.6%至1.2%。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1月煤炭、钢材等行业价格走低,带动工业品价格整体继续回落。主要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同比上涨51.3%,回落15.5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它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涨幅均回落10个百分点以内。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价格涨幅略有扩大。

  【机构分析】

  国君固收:近期债市偏弱运行微观层面原因是债基被赎回导致的流动性冲击。但机构申赎的行为是“滑头”,在相关资产调整出性价比后会转为流入。赎回压力是否会形成“赎回潮”导致更大的反身性,以及后续利率表现的潜力还需要看货币政策给出的空间。结合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表述,以及2月份MLF到期的超额续做来看,货币政策仍处于宽松窗口期,下一阶段货币宽松演绎抱有乐观期待。10年国债2.8%附近是很好的增持机会,从品种性价比来说,更加推荐5年期的利率债品种。

  中信证券:年初稳增长蓄势待发,各类工具百花齐放。不同于货币工具箱中的降准、降息等举措,财政工具箱似乎仍处于蓄势状态,而且一些特定工具也难以在常态环境中使用,因此城投融资成为衔接宽信用到稳增长的润滑剂。在不新增隐性债务的宏观基调下,未来信贷投放改善的可持续性尚待观察,货币宽松的窗口期不会立刻结束,一季度降准仍有可能性,预计在防风险与稳增长并重的2022年,松紧适度、有保有压才是当前最符合当前市场政策基调。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免备案云服务器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荣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