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1 20:00:02
目前来看还不足以同时容纳6个人,但接下来将进入空间站建设阶段,届时,问天、梦天两个实验舱将发射,与天和核心舱共同组成“3室”,到时候容纳6名宇航员就绰绰有余了。
10月16日,搭载着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三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6个半小时后,十三号与空间站成功对接,顺利进入了天和号核心舱。
神舟十三号是技术验证阶段的第六次飞行,也是该阶段的最后一次飞行任务。按照计划,神舟十三号之后,如果经综合评估没有问题,那么“技术验证阶段”就正式结束了,接下来空间站将会转入“建造阶段”。
按照计划,神舟十三号搭载的3名宇航员将在空间站展开为期183天的科学研究,也就是一直会停留到2022年的中旬。
从我国空间站的建设构想来看,整个空间站未来将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个舱位组成,天和核心舱早已经就位了,三名宇航员目前就“居住”在天和核心舱。
神舟十三号发射并对接成功之后,神舟十四号也已进入同步总装测试阶段,也就是说未来神舟十四号发射时,如果也搭载3名宇航员,那么我国空间站将同时出现6名宇航员,空间站容纳的下吗?
现在来看,一个天和核心舱确实容纳不下6名宇航员,但神舟十四号发射之前,按照建造计划,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会首先发射,目的就是运送补给物资,为神舟十四号的发射和航天员的到来做准备、“打前站”;随后神舟十四号发射,在神舟十四号驻轨停留期间,问天和梦天将会发射,并完成与天和核心舱的对接,到时候空间站“一室”变“三室”,同时容纳6名宇航员就绰绰有余了。
也就是说神舟十四号肩负重任,不单单是把宇航员送上空间站这么简单,同时神舟十四号上的宇航员还肩负着对接、组建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的重任。
按照计划,2022年年底之前,我国空间站将完成“三舱组合体”建造,到时候同时容纳6名宇航员一点问题都没有。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我国空间站中极有可能出现外国宇航员的面孔,神舟十三号的叶光富就有较高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很有可能为迎接同行做铺垫;再者,我国已与德国、俄罗斯等国建成了航天机构,与巴基斯坦开展了航天合作,据说还有4位国外宇航员在努力地学习中文,所以中国空间站未来迎来外国同行的可能性很大。
等到2022年年底我国空间站在完成在轨建造工作并投入使用之后,同时容纳宇航员的数量将会大大增加,而空间站的运营期一般不少于10年,届时我们将经常看到我国宇航员和部分外国同行乘坐着飞船来往于地球和空间站之间,开展太空探索和科研工作,可能一住就是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的时间,到时候我们“星辰大海的目标”就真正实现了!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