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1 11:18:03
距离“金九银十”落幕仅剩两天时间,距离2021年结束也只剩2个月时间。
对购房者而言,最纠结的莫过于“要不要在今年买房?”这个问题了。
毕竟当下广州楼市观望情绪浓厚,谁也不敢随意入场。
不过,近期部分媒体“政策已经到底,即将触底反弹”的观点,又勾起不少买家们蠢蠢欲动的心。
这个阶段的购房者,正在陷入“买”与“等”的两难境地。
2021年,广州楼市进入大变局时代,“危与机”并行将成为新常态。
一方面,限房价、限地价、二手指导价等调控轮番上演,市场迈入新周期。
其实不止广州,全国房地产行业都面临同样的难题。截至目前,全国调控超400多次,刷新历史记录。
根据人民法院公告网,今年递交破产文书的房地产企业累计约有260家,相当于每个月平均32家房企宣布破产。(截至8月23日)
房企频频爆雷,即便是头部房企也在断臂求生,有些甚至连保交楼都成为悲壮之举。
“危机”意味十分明显。
图源:微信公共图库
另一方面,频繁的调控举措,对于抑制投机炒房、稳定楼市预期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新盘限价、二手房降价出售,回调至更合理的价格区间。
目前市场上基本以刚需、刚改客户为主,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劝退不少投资客,市场氛围更健康。
整体来看,当下的楼市趋于平稳,短时间内大概率不会出现暴涨暴跌的情况,对刚需买家而言,上车难度也更低。
而这,也是当下楼市给购房者的“机遇”。
无论市场如此变化,有一点尤其需要注意:当下买房,求稳比逐利更重要。
在楼市促销大环境下买房,表面上是占了开发商的便宜,但也要小心避免踩雷。
就拿最近的降价新盘来说,有一些项目是真的在降价,也有一些楼盘是通过捆绑车位、降低交标配置等的“伪降价”。
之前我们说过,买房要考虑长期主义,现在看来,这个观点依然适用。
点击回顾: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总结出几类“稳定性”较强的项目所具备的特征。
第一类,中心区优质资产。
如果大家有留意市场,就不难发现目前降价较多的项目基本集中在外围区,例如增城,相较之下,中心区项目降价楼盘并不多见,抗跌性较高。
俗话说,越是限购的地方,越有购买的价值,确实有一定道理。
第二类,区域发展潜力稳定的资产。
在城市化进程下,广州大部分板块基本是向前发展的,区别在于发展速度快慢。
如果预算够不上主城区,选择潜力板块,也能享受到区域发展带来的红利。
第三类,优质配套资产。
当市场进入一个相对的稳定状态,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房子的自住属性。
因此,可以预见的强配套、居住舒适度、户型实用性、产品质量等等,才是之后买房更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说了这么多,对于购房者而言,最后两个月到底是不是买房的好时机呢?
我们不妨从两个维度来分析。
首先是调控层面,近期楼市确实有放松的迹象。
其一,央行首次提及房地产,做出金融调控减压的决议。
9月末,央行明确了“两维护”的方向,即“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管理层干预下,金融机构进入矫正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12年来通稿首次提及房地产。
图源:德科地产频道
这一信号,也让不少敏锐的购房者嗅到了政策调控筑底的意味。
其二,信贷政策向刚需倾斜,保持房贷平稳有序投放。
10月21日,银保监会也谈及了保障刚需的问题,明确指出:要在首付比例和利率上,支持首套房购房者。(来源:国新办发布会)
在几天前的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和央行第三季度金融发布会上,都曾提出要保证信贷政策回归平稳、正常状态。
此外,贝壳数据显示,10月共有14城首套利率下降,广州赫然在其中,且较上月下降15个基点。
图源:贝壳
众所周知,信贷政策一直是牵动着房地产市场的关键因素,如今房贷的紧箍有望松动,或将刺激购房者的入市积极性。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为了避免矫枉过正,目前楼市风向确实有所转变,且调控也有略微松绑。
可以肯定的是,当下调控放松,对近期有购房需求的买家而言,不失为入场的一个积极信号。
其次,是站在购房者角度。
从根本来说,造成购房者当下犹豫不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现在价格是项目的最低价吗?年底会不会有折扣?如果明年再买,房价会不会上涨?还有没有低价盘可以捡漏?
一般来说,临近年底,房企要面临销售业绩和回款的双重压力,不少开发商会选择加大购房优惠力度来促进成交。
加之今年市场降温,房企普遍销售成绩都不太理想。
广州中原研究发展部数据显示,10月广州新房网签7161宗,环比上涨3%,但对比去年“银十”成交下跌近4成。
此外,据中地行不完全统计,10月底或11月,广州全市预计共有26个项目有动作。
其中中心区和近郊区(天河、海珠、荔湾、白云、黄埔)市场较为活跃,共17个项目推货或开放营销中心。
临近年末还有如此多新盘新货入市,实属少见。不难猜测,11月广州一手住宅促销战或将进一步升级。
第二个问题,如果现在不买,之后还有哪些新盘可以选?
根据房产大v邓浩志微博公布的广州第三批集中供地清单,共有21宗用地待出让。(最终以官方发布为准)
图源:邓浩志微博
清单上不仅有上一轮土拍的流拍地块,且地块起拍价和竞拍条件都有所降低。
“面粉”降价,“面包”是否也会跟着降价?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最后,还是那句话,要不要买房,什么时候买房,还是要以自己的核心需求为主。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