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援越抗美前线,经历两年半的炮火洗礼

2022-02-22 21:48:00

宅有料 https://www.zhaiyouliao.net/

援越抗美二三事冯谷华

1967年7月我从广州军区通信兵训练大队毕业,分配到援越抗美前线部队第七支队二二一大队警通连无线一台当报务员。我国援越部队大部分为高炮、工程兵和汽车运输部队,基本都在越南北部。

七支队由一个师部辖一个高炮团两个工程兵团。工程团的一期任务是帮越南新修两处大型步兵坑道,挖通两座大山,修成四通八达的步兵坑道。高炮团的任务本来是保护师部和两个团部及施工现场,但为了多消灭美军飞机,高炮团主动拉出去寻找战机,到敌机经常出没的地方严重以待,择机消灭敌机。没有高炮的保护,师部团部只能钻山沟进山洞。师部长期设在北太省的一个大溶洞中,团部几次搬家都是钻森林茂密的偏僻山沟。

二二一大队在国内是工程兵二二一团,出国前属南京军区管辖。无线一台随团部行动,报务业务既对上又对下,上对师部和广州军区援越指挥所,下对各营,业务工作很繁忙。60年代陆军部队通信设备较落后,出国后条件更艰苦,当时我们台用的是15瓦电台,电源是手摇马达,照明用油灯,驻地更简陋,在一密林山坡挖一大坑,上面用大木头架起盖上土,下面掩体作值班室,上面搭一草房作住房。因为电台功率小,离国内距离远,信号差,收发报很困难,只好加长发射天线的长度和高度。

刚到前线时心理并不紧张也不害怕,真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听到防空警报不但不进防空洞,反而跑到外面数敌机,一架、二架、三架……边数边喊,几次被台长拉进防空洞。直到后来经过两次事情才有点害怕。

一次是刚到前线不久,一天中餐后和另一新报务员将台里和连部的剩饭剩菜送去对面山头炊事班喂猪,中间经过一片二百多米的稻田,刚走到开阔地四分之一的地方,突然从右侧山沟钻出两架F114“鬼怪式”飞机,飞机贴近两山之间的山沟来回飞,高度不足一百米,呼啸声震耳欲聋,强大的气流将地面所有植物推倒。我俩当即丢掉两个铝盆往回跑,躲进山边草丛中,铝盆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当时又怕飞机发现反光的铝盆丢个炸弹,距离只有几十米,我俩肯定完蛋,想去把铝盆拿回来又怕被敌机发现,直接一阵机枪扫射就更麻烦了,两人心中七上八下直打鼓,那个战友比我小一岁,在家是独子,当时被吓得全身发抖,眼泪都流出来了,我比他胆子大一点,安慰他别怕别动。所幸敌机当时可能是为躲我方高炮忙于逃命才飞这么低,顾不上我们俩个,最后飞走了,可把我俩吓了一大跳。

另一次是一天晚上我和一摇机员在掩体内值班,正在抄电报时突然轰隆一声巨响,掩体上方和四周震得土块直掉,油灯也被震灭,我们迅速点亮油灯继续把报抄完。出掩体一看,上面草屋已被炸弹气浪掀翻,台长主任和两位战友被压在草棚下,我俩赶紧救人,幸亏是草棚,他们都只是轻伤。而在离房子不到一百米的地方炸出了一个直径四、五十米,深二、三十米的大坑。可能敌机是奔我们电台来的,幸好我们的发射天线终端离掩体有一百多米,要是再近一点恐怕我们六人就一起光荣了。

电台除收发电报外还负责收发紧急无线电“信号”,电报送团部机要室翻译,信号因时效性强直接由报务员根据密码现场翻译立即电话报团部。68年3月前信号信息基本准确,敌机来袭时间、机型、数量和轰炸地点大都能提前知道,收到信息后及时报团部通知所属和友邻部队做好防空、战斗准备。可见当时我们的情报工作还是很给力的。

可是68年4月的一天,突然收到多条信息:,显示多处地点同时有几百架飞机轰炸,当时我们很紧张,所有报务人员齐聚值班室,分工合作边收、边译、边上报,及时将所有信息上报指挥部,但事后证明这些信息都是假的,所报地点并没有飞机轰炸,不知是情报来源出了问题还是怎么,不得而知。从此信息就没有那么准确了,翻译密码也更复杂了。

高炮部队一般是半年轮换一次,工程部队则是完成一期任务后回国,一般一年左右。1968年上半年两个工兵团的任务胜利完成,全支队准备一同回国,后勤物资也已陆续先行运回国。

要回国了战友们都非常激动,有的半夜不睡觉,畅谈来前线的感受和回国的打算,驻地一片喜气洋洋的气象。然而在准备启程的前两天,师部突然来指示,二二一大队留下继续第二期任务,部队也由陆军工程兵改成空军工程兵第十五团。第二期任务是帮越南修一机场和飞机洞库,没有高炮保护,只配一个高射机枪连。

战友们的回国热情如同被一盆凉水浇灭,部分战士转不过弯来思想波动很大,有的老兵家中已准备好等他回去结婚,情绪更加低落,加之当时正值国内文革高潮,部分地方发生武斗,特别广西柳州武斗致火车不通,很多战士很长时间没有收到家信,思想更不稳定。

本人内心也很想回国,出国之事一直没告诉家里,一是援越抗美当时没公开,二是怕父母担心,部队通信地址是广西七号信箱,家中一直认为我在广西。但作为单位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来前线半年就入了党,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在这种情况下不但不能有任何思想情绪,还要主动做战友的思想工作。部队经过一个月的整训动员,战友们又以高昂的斗志投入到新的任务中。

二期任务一台与二台对换,二台回团部一台到前线。前线比后方危险性更大些,特别是没有高炮保护,敌机轰炸是家常便饭,白天经常有空袭,有时饭都吃不成,夜晚也要几次跑防空,(当然我们值班人员只能坚守值班室,不能进防空洞。)三营七连炊事班一天拂晓一个炸弹落在房子里全班八人牺牲七个,幸存副班长早上睡不着早早起床出去散步躲过一难。

由于美帝的狂轰滥炸,广西至越南的火车基本不通,人员物资运输全靠公路,公路也经常被炸。一次我回广西买电台配件,单台车白天出发,(车队都是晚上行动)途中几次停车防空,本来只要3小时的车程,硬生生走了6个钟头。从河内到友谊关公路到处炸得稀里哗啦,公路两边水塘一样大的弹坑星罗棋布比比皆是,抢修过的公路高高低低弯弯曲曲。我军多个运输团常年累月、日夜兼程奔驰在这条坑坑洼洼的道路上,不但要保障援越部队的吃、穿、用、战物资,还要给越南军队运送枪支弹药被服等,甚至越南老百姓吃的粮食都由中国供应。无私援助真是尽其所有尽其所能。

第二期任务到1969年12月全面完成,年底回国,之前10月份我被提升为电台报务主任。

在越南的两年半里我们团先后有二十几位战友长眠在越南的土地上,多数是被飞机轰炸牺牲,少数是修坑道洞库塌方牺牲。经过两年半的炮火洗礼,我能平安回国深感幸运。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冯谷华:湖南湘潭韶山市人。1966年8月入伍到广州军区通信兵训练大队,1967年毕业分配到援越抗美前线部队第七支队,1969年12月回国,1971年12月调西藏日喀则场站通信队任台长、分队长丶副指导员、气象台指导员,场站后勤协理员等职。1981年12月转业到湖南省轻工机械厂,先后任车间书记丶厂企管主任、人事处长、组织部长、总经理助理等职,2008年退休。

冯谷华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荣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