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妇女头戴凤冠参加鉴宝,刚一上场,专家:你赶紧给我摘下来

2021-11-25 09:21:01

最新在线看高清福利看看 https://www.sfez.cc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杜牧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在如此长的一段期间,有许许多多的人和物都消失在了时间之中。不过,总还是会有一些历史文物被保留下来,成为后人用来追念,感叹历史的依据。

唐代诗人杜牧正是凭借着一支残戟,才对三国时发生的赤壁之战进行评价。残戟自然不值什么价值,但是隐藏在其背后的历史意义,却让人深思。

在我国,由于文明从来不曾中断过,因而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籍。这些文物有的是一代一代流传而来,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有的则是不法分子使用非法手段获取而来。

不管其获取的手段是如何,一件文物流传于世,就应该受到十分严密的保护。因为这些文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留在私人收藏家手中并不能真正发挥出其意义。在现代,有一档节目,就因为对这些散落在民间的文物进行鉴定而出名。

在这档节目之中,常常会有一些惊人的发现。不过,大部分人还是带着希望而来,又带着失望而归。文物收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与经验才行。

有一次,一个文物被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带上了舞台,专家见后十分的气愤,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个文物正是一个“凤冠”,不过这位鉴宝人却是头戴着走到了专家的面前,这才激起了专家的义愤。

一、文物“凤冠”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对于上下尊卑之间的等级秩序,那可是十分的重视。周王朝绵延八百余年,靠的就是这样一种森严的等级秩序。在周朝末年的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们对于传统的周朝统治秩序不再遵守。不过,在汉朝建立以后,为了能够保证王朝的统一与和平,等级秩序又再次等到了重申与重视。

自汉代以后,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就在人们的脑海之中深深的扎下了根,尤其是在官场之上。在汉代,官员们的品级大小主要通过一些饰品来进行区分,区分不高。进入唐朝以后,官员们的等级这才开始通过一些外在的表现,比如穿着以及大门的颜色等来进行区分。长此以往,人们的等级观念又进一步的增强。

自唐以后,官员们之间出现了两极分化,不同级别的官员从衣着之上就能够很明显的看出来。作为整个等级秩序最高的存在,在当时,皇帝头上戴着的类似于帽子一样的东西,被称作冕。而女性头上戴着的,就被称之为“凤冠”。

现如今,还是经常能够从电视剧之中看到凤冠。虽然现在对于这些古代饰品的复制略显粗糙,但是不得不说,凤冠的出镜率却是十分的高。

凤冠的出现,据说还与秦始皇有关。

在秦始皇一统六国以后,他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统一王朝。于是,他便立下规矩,让宫内的女性佩戴一种头饰,这种头饰在秦朝时还比较简朴。等到了汉代时,国家富强,国力强盛,皇后于是就会这个头饰之上,增加一些装饰。在传授之中,龙是天子的象征,于是顺理成章的,皇后便用凤来进行装饰。从此,这一种头饰就被称为凤冠。

再到了唐朝,国力愈加强盛,不仅皇后能够佩戴凤冠,就连普普通通的宫女,也有财力采用凤冠进行装饰。凤冠也就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装饰品了。不过,古代的等级制度可是不容突破的,一旦有所越轨,就是引来杀身之祸也不会让人觉得惊奇。

虽然凤冠的使用已经较为普遍,可是与身份尊贵的人使用的凤冠,仍然有所差别,宫女们如果佩戴的凤冠出现了一丝不合礼制,就会遭到十分严厉的惩罚。重则责杀头抄家,轻则出宫流放。

别说是在古代,就算是在现代,要想制作出一件十分美丽的凤冠,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凤冠之上的装饰,其中会用到一种雕刻技术,没有十数年制作经验的人,几乎没有办法制作出相当精美的凤冠。这也可以看成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我国的古玩市场之中,凤冠一直以来都比较受到人们的关注。不过,要想在鱼龙混杂的古玩市场之中挑到一顶心仪的凤冠,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稍有不留神,就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欺骗,用一顶现代仿制做旧的物品,来冒充古玩凤冠。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位持有凤冠的鉴宝人,来到这样一档节目的原因。

经过专家们的鉴定,才能准确的知道有关于凤冠的真假方面的信息。不过,这却也引起了一些争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主要是因为这位持宝人竟然头顶着凤冠前去鉴宝,这一下就促动了专家敏感的神经,让她赶紧从头上摘下来。

二、鉴宝现场的凤冠

当时,一位农村妇女头顶着“凤冠”,兴高采烈的走进了节目现场。对于这样一个错误示范,专家是肯定要予以纠正的,不然在电视机前有那样多的观众,他们要是有样学样,也把自己家的各种宝贝的实际用途来试一试,那还得了。

古玩本来就历经上百甚至数千年的时间,这种状态下,能够维持完整就已经不错了,又怎么还能期望它能够实现原来的一些功能?古玩原本就是一些用来欣赏的物品,一旦用于实际用途,那肯定得不偿失。

所以,专家一见这位前来鉴宝的妇女如此作践文物,就急忙说道:“你赶紧给我摘下来”。这对于全国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也是一个警示。可不能随便拿文物开玩笑,要是弄坏了,那可是整个国家的损失。

在专家拿到了凤冠之后,他们便开始对凤冠进行仔细的观察。在鉴宝现场没有什么高科技的仪器,有的只是知识渊博,鉴宝经验丰富的几位专家。他们通过对凤冠的材质,凤冠的形制以及凤冠的其他一些特征,对凤冠的真假做出判断。

在经过自己的观察,几位专家又在一起共同交流了一下意见,之后他们才达成了统一的看法。在现场,专家们告诉这位持宝人,她所带来的凤冠,其实是一件假货。凤冠所使用的金,其实是一种合金,而上面的装饰品珍珠,其实也是假的而已。可以说,这位持宝人被彻彻底底的给骗了。

原来,持宝人已经将凤冠的来源说给了专家,这凤冠是她从一个人手中买过来的,那个人告诉她,这凤冠是清朝宫中的宝贝,由于列强的侵略,这宝贝这才流落到民间,被持宝人买走。多年以来,这位持宝人一直信以为真,没想到,这竟然只是一句骗人的谎言。

这位大姐在听到了专家的话后,感到十分的伤心,毕竟这可是她花了好几万才买来的,没想到竟然买了一个赝品。这骗子的手法本来并不高明,不过,在当时信息闭塞的年代,这位大姐由于知识不足,这才被毫无良知的骗子所骗。

小结

文物古玩这一类的物品,普通人还是不要轻易触碰。毕竟这一类的物品往往具有较大的风险,高风险高价值的理论在古玩行业之中同样的适用。别说是没有知识经验的农村妇女买文物容易受骗,就是家大业大的金融公司,同样被骗,而且还是用及其容易识别的假黄金进行的诈骗。所以,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好好的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史记》《唐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荣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