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7 13:08:00
红警2尤里的复仇攻略技巧 https://www.hongjing520.com/strategy/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
作者:毅文团队阿喀琉斯,欢迎转发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因为苏联在国际的影响力愈发衰弱,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开始主动访问中国,改善中苏关系。同时也让中国空军可以购买到苏联先进战斗机。
在当时两款米格-27和苏-27战机的二选一中,由于苏-27机动能力更加优秀,作战半径远超于米格29,非常适合中国这种国土纵深跨度极为大的国家进行国土防空。虽然苏联一开始更愿意推荐米格29,但经过我国领导人的不懈努力和多轮谈判。苏联最终在1990年11月28日,达成了向中方引进24架苏27战斗机的协议。
但是好景不长,次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当消息传到空军领导人的耳中时,所有人都十分关切新成立的俄联邦政府是否会履行向中国出售苏-27的合同。
▲苏联解体
但事实上,苏联解体之后,经济凋零,无力支撑庞大的军队的装备需求,各大军工企业也就失去了订单,大批工人下岗,工厂几乎停摆。新成立的俄罗斯政府自然不可能会放过这一“肥差“。
▲苏-27战斗机
1992年俄罗斯宣布继续履行苏联时代的购买合同,并在同年6月27日,首批12架苏27战斗机从俄罗斯的贝基尔军区吉达机场起飞,在当日上午10时15分安全飞抵中国空军的芜湖基地,同年11月8日,24架苏27战斗机全部交付。据统计,这24架苏27战斗机在中国90年代有限的290亿军费中花费了将近30亿人民币。创下了我国当时外贸军购的花销之最。
▲1992年6月27日,首批12架苏-27战斗机来到中国芜湖机场
但实际上这24架苏-27战斗机只是开始,几架战机并不能保证中国顺利迈入三代机时代,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除了要飞机,空军更要技术,达到自身可独立制造三代机的能力,尽可能的摆脱对外国的依赖。
但这样的想法俄罗斯并不满意,如上文所说,苏联解体之后,俄联邦陷入了财政危机。包括各大军工厂的生存都尤为艰难。制造苏-27的苏霍伊也希望能够吃中国的订单而继续存活下去。如果卖给中国技术,中国肯定会继续仿制出独立产品,以后不会找俄罗斯继续购买战机。自然也就没钱可赚了。工厂还怎么活呢?
双方从1993年谈判谈到1996年,谈了将近三年之久。最终俄罗斯同意以2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苏-27的全套图纸以及技术设备,并在沈飞建立苏-27的生产线。但同时为保证工厂可以继续开工。早期批次的飞机机体和所有战机的发动机、雷达和电子机载设备由俄方制造。中国庞大的歼-11家族也就由此而生了。
▲俄罗斯还在协议中留了个心眼,中国制造的俄制战机绝不允许出售给第三国,所以也就断了歼-11的外贸出售之路。
总的算下来包括引进战机和技术,中国将近花了55亿元之多,这在世界军售范围来看都是极为昂贵的。这笔钱究竟花得有多值呢?
▲90年代初期,中国大多数还是二代机,人民空军面临着量多质低的窘境
这需要谈到当时的背景,当时中美蜜月期已经结束,中国几乎失去了所有可从西方购买军事装备的途径。而当时我国空军是以歼-6、歼-7、列-8I这种三种机头进气,没有雷达或者雷达性能很差的二代机为主力。可以说落后国外先进战机不止一代。
▲解放军空军苏-27战机群
但是苏-27的到来扭转了不利的局势,首先在1996年的台海危机中,总算是有了一款能堪用的战机。同时该机的到来,在90年代缩短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加上全套生产线和技术。让中国全面吸收了苏27战斗机的技术。我国发展出了歼-11B、歼-10B/C乃至歼15飞鲨舰载机。把我国从一个只能研发二代机的航空弱国,直接迈向了可独立研发三代机的国家。由于航空技术的大范围进步,同时还间接催生了歼-20等四代机战斗机的降临,说苏-27是我国迈向现代化空军的敲门砖的引路人可一点也不夸张。这55亿元,花的值!大家有什么有趣的见解,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本文为毅叔说世界系列,感兴趣的朋友,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局势帝,收看全部毅叔说世界系列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