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4 15:56:02
10大将中唯一保存完好的大将礼服,如今是国家一级文物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如云的战将中,罗瑞卿大将素来以智勇双全著称,他的一生不仅战功卓越,而且富有传奇色彩。他1929年参加工农红军,一生经历无数战事,他不仅骁勇善战,是一名公认的猛将,而且还是一名福将。
罗瑞卿早年就读于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在校期间,曾先后几次提出入党。
1927年大革命失败,张发奎撕下伪装面具,悍然发动军队缴了学生的枪械,罗瑞卿愤然离队。
此刻,面对着国民党的腥风血雨,他贫病交加,突患严重伤寒,住进了一家教会医院。一个月后,又因为付不起医药费,被医院悄悄送到一个阴暗的小屋里。
当他气息奄奄的醒过来时,竟然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只闻到一股强烈的霉味,举目四望,孑然一身,而自己瘦得皮包骨头,连挪动一下身体的力气都没有。
然而,他大难不死,绝处逢生。会馆的一个师傅发现了他,每天早上喂他一点米粥,后来他身体竟然奇迹般地好了起来。
大病初愈,他不顾白色恐怖笼罩的武汉,开始在茫茫人海中寻找组织,历经艰难曲折,终于在黄埔外滩公园和中央军委派的人接上头,他被告知批准转为正式中共党员。
参加革命后,罗瑞卿经历的磨难也很多,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1930年底,罗瑞卿接任红四军政委,担任第11师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第一次“反围剿”。
次年4月,何应钦率领20万大军,向中央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围剿”,根据红军总部的命令,罗瑞卿率部在在富田和东固间的观音悬下面阻击敌人。
第11师指挥所就设在观音山顶稍下的独立房屋内,但由于罗瑞卿高大,进出都必须低头。于是,师特务连长杨得志便带人在旁边搭了一个棚子,作为师指挥部。
随着敌人炮火的压制,那个棚子很快被炸坏。
罗瑞卿此刻正在棚子外面用望远镜观察敌情,但炮击之后,一阵密集的机枪扫射过来,不幸头部中弹,由于打断动脉,顷刻间,血流满面。
朱总副司令得知“罗长子”负伤的消息后,马上派总部医生前去抢救。然而,因为伤势严重,加上当时条件艰苦,罗瑞卿受伤后不久就诱发了脑炎并发烧不止,昏迷不醒。数日后,竟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新中国成立后,罗瑞卿先后担任过公安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78年病逝,享年72岁。
如今的罗瑞卿纪念馆,陈列着一件他被授予解放军大将军衔时穿的礼服。
生前,每逢重大节日,他都会穿着大将军服出现在活动中,因此,罗瑞卿及其家人把这套象征着他戎马一生、为国家和人民作出巨大贡献的大将军礼服精心保存下来,这也是10位大将礼服中唯一保存完好的。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曾多次向罗瑞卿的夫人郝治平提出要收藏这件礼服,但都被婉拒。
郝治平说,“瑞卿20岁就离开家乡,走上寻求真理和光明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他陪同朱老总短暂地回过一次离别30多年的家乡。”
“瑞卿年少时在家乡整整生活了20个春秋,他对家乡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常常对孩子们说,一定要再抽出时间带他们回家乡看看,那里的人民勤劳、朴实、聪明、好学。”
“小时候读书累了,他就从卧室的窗户眺望奔流不息的嘉陵江水。他想念家乡的时候,仿佛能听到那熟悉的滔滔流水声。是家乡的土、家乡的水哺育了他,让他走上了革命的正确道路。”
“他现在离开了,再也不能实现他的愿望,可这套保存完好的军服还在,我们全家一致决定捐赠给家乡人民,让家乡人民知道,瑞卿是多么深深地眷顾和怀念那片生养他的土地。这也算了结了瑞卿的心愿。”
1988年罗瑞卿纪念馆开馆时,郝治平亲手将这件大将礼服交到了南充市委领导手中,她动情地说:“瑞卿回来了!”
1995年,这件珍贵的大将礼服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罗瑞卿大将殚精竭虑、简朴清廉、刚正不阿的品质,永远是后人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