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3 13:10:21
作者:M·辰
#陶器篇-54#
亲爱的小伙伴们,感谢您一路支持、跟随“走遍世界博物馆”从文明古国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腊、墨西哥、伊朗、中国一直走到欧洲系列的俄罗斯以及亚洲系列的土耳其等。现在,2020年重头戏“世界博物馆——陶器篇”正在进行中……(图:伊朗彩陶碗,伊朗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
(红陶双联鼎,大汶口文化)
前面说到:山东博物馆收藏有中国最著名的古代文化遗址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中众多的稀世之宝级陶器,是收藏中国古代陶器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陶器粉们心向往之的必打卡博物馆之一。
今天,咱们接着聊山东博物馆(下称“鲁博”)中的陶器珍宝。
(本文图片由M·辰、色影拍摄,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八角星纹彩陶豆,大汶口文化)
在山东博物馆馆藏陶器珍品中,有一件名为“八角星纹陶豆”的红陶器非常有名。1978年,该器出土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其年代距今约6200—4500年,属国家一级文物。
显然,能够被定级为国家一级文物者必定有其过人之处。那么,这件八角星纹红陶豆有什么令同类望其项背之处呢?
答案就在它的纹饰上——八角星纹。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的典型形态,其时处于中国陶器艺术发展的转变期。以陶器装饰为例,这一时期的陶器纹样逐渐由生动形象的动物图案转变为抽象的几何印纹,先民们完成了由写实的动物纹向抽象的几何纹转变的审美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陶器纹样也由原来的单个纹样发展为较为复杂的组合纹样,如八角星纹陶豆中的纹饰,已不再是单一的竖线纹样或八角星纹样,而是两者的组合。
在大汶口陶器的诸多纹饰图案中,八角星纹最具代表性。该纹饰始见于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的晚期,一直延续使用了约300年左右,直至大汶口文化中期的前期才逐渐被组合纹饰替代。中期时的八角星纹饰在两个八角星中间增加了竖线(上图)或是连续的大圆圈纹,表现了大汶口先民审美情趣的变化。组合纹饰的出现说明人们已不满足于简单的装饰化,进而对纹饰表现有了更高的追求。
(八角星纹彩陶豆底座上的折线纹)
八角星纹作为装饰性题材主要见于豆和盆,如江苏邳州大墩子遗址曾出土一件八角星纹彩陶盆。这种八角星纹陶器在其它遗址中也有发现,如大墩子、野店、西夏侯等遗址。目前,各地已出土的八角星纹陶器总计不超过10件。
(八角星纹彩陶盆,南京博物院藏)
说的这么热闹,但是关于纹饰的主角——八角星的含义至今却仍是迷雾重重,众说纷纭。
神秘的八角星纹
古人在陶器上绘制纹饰图案,其题材或样式大多具有一定的含义或寓意,即使是看上去简单的点、线、水波纹等,也都代表了先民们对自然的描绘或崇尚。这些纹饰题材和样式或来自于他们对自然界的直观描绘,或源自于艺术化后的变形,在这些纹饰中总带有其原始形象的印迹。
但是,此八角星纹的形象是从何而来呢?
八角星纹
由图可见,此八角星纹中间为方形,四周有八个向外伸展的尖角,貌似在自然界中鲜见有与之相对应的形象,故此,学界说法纷纭:
1.有学者认为它代表太阳,因为太阳光芒四射(此说牵强,难道太阳的心是方的);
2.也有专家认为它表示天圆地方,其八角寓义无际的天空,中间方形象征大地,寓意宇宙之大(八角=天圆?想象力太丰富了吧);
3.还有人说它表示四面八方,意喻世界之大(听上去好像蛮符合该纹饰中八角的形象。但问题是距今6000—4000年前的古人已经知道“四面八方”这个成语了?)。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毫无缘由的八角纹(好押韵啊)。小伙伴们,你觉得古人画的这个八角星纹代表了神马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