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1 16:26:02
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新西兰与澳大利亚又站在一起了?
当地时间5月31日,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与新西兰总理阿德恩发表联合声明,对中国新疆地区的人权状况和香港的事态发展表示“严重关切”,并提及南海、印太地区规则等多个与中国有关的议题。
阿德恩表示,新西兰在对华贸易和中国人权问题上与澳方立场完全一致;莫里森则强调,破坏两国安全的分歧并不存在,并多次暗示澳新双方在印太地区正面临“共同安全威胁”。
对于澳新领导人展现的对华“团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当天作出回应,坚决反对双方就香港、新疆等中国内部事务说三道四,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此举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五眼联盟”里的“另类”
值得注意的是,澳新领导人的此次表态正值澳总理莫里森访新期间。当地时间5月30日,莫里森抵达新西兰,开始为期两天的访问,并与新西兰总理阿德恩举行会谈。这也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两国领导人时隔15个月的首次面对面会晤。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两国领导人在疫情中进行的年度会谈,所谈的内容却不是双边的,反而是大谈中国,将疫情下的两国合作、澳新之间的争议问题搁置不理,这在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看来,显然是不符合常理和逻辑的。“明显就是澳大利亚通过所谓的‘共同价值观’,对新西兰进行胁迫,迫使新西兰作出和它一致的表态”,陈弘指出。
在其他“五眼联盟”国家眼里,新西兰是一个“不搞团结”的“另类”。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叫嚣着对华强硬时,新西兰则表态审慎,甚至公开“唱反调”。今年以来,从新西兰贸易和出口部长奥康纳,到新西兰外交部长马胡塔,再到新西兰总理阿德恩,都多次公开表明,不愿意“五眼联盟”扩大职权范围,以人权问题来施压中国,新西兰作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会作出自己的外交政策。
新西兰的“特立独行”引发其他“四眼”跳脚,其中,尤以澳大利亚的反应最为激烈。几个月来,澳媒接二连三地批评新西兰“为了中国的经济好处抛弃澳大利亚”,质疑新西兰被中国“接管”,已成为“五眼联盟”的软肋。
因此,在莫里森启程访问新西兰前,澳媒和新媒纷纷猜测,莫里森此行就是为了“化解”与新西兰的“分歧”,逼迫新西兰在对华问题上和盟友保持一致。
澳大利亚“奸计”得逞?
果然,在澳新两国领导人会晤后的联合声明中,新西兰突然“变脸”了。
新西兰总理阿德恩在记者会上称,“我反对那些说我们在这些极其重要的议题上立场不够坚定的说法”。
“澳新两国正寻求在对待其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问题上步调一致,形成‘统一战线’”,路透社这样评论道。
实际上,就在两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之前,阿德恩的对华态度已经有所改变。当地时间5月31日早上,阿德恩突然表态支持澳大利亚向世界贸易组织(WTO)就中国对澳大利亚大麦征收关税提起诉讼,她称澳大利亚作为新西兰的“家人”,是极为重要的,“现在就是建立和加强两国纽带的最重要时刻”。
而在上周,新西兰外交部长马胡塔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已经表达出了担忧,新西兰可能抵御不住盟友的压力。“新西兰可能会迎来与中国关系冷却的那一天,因此新西兰出口商必须进行多元化经营,我们不能忽视中澳关系的发展,如果他们之间的风暴越来越大,风暴向我们靠近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表示,新西兰的态度转变正是澳大利亚施压的结果,新西兰身处西方阵营,无法完全脱身,而由于同处南太平洋地区,地缘上的“亲近”,又使新西兰无法全然无视“邻居”的影响,不得不与澳大利亚保持一致。
如何落实有待观察
不过,与澳大利亚坚定地把自己捆绑在美国的“反华战车”上不同,新西兰在对华问题上,是否会彻底地倒向“五眼联盟”,这一纸联合声明能否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中国与新西兰经贸合作密切。自2008年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以来,中国与新西兰之间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合作都快速发展,我国也连续多年成为新西兰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去年,中新两国的进出口总额上升至181亿美元,年均增速14%。
今年1月26日,中新还通过视频方式正式签署中新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进一步为双方的经济贸易合作提质增效。当时,新西兰贸易和出口部长奥康纳来喊话澳大利亚称,“如果澳大利亚在处理外交关系的方式上,能像我们一样,展现出对中国的尊重,那么,他们也有希望能处于与新西兰类似的境况”。
陈弘表示,在对华经贸方面,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其实构成某种竞争关系,随着澳方单方面破坏中澳关系,新西兰的产品正在替代澳大利亚的产品占据中国市场。此外,新西兰在外交政策上一直采取较为务实的态度,“政冷经热”不可能长久。因此,新西兰会否在政策上、在战略上,完全跟从澳大利亚的反华步调,又能跟得多紧,依然存在许多疑问。
“希望新西兰能从本国的实际利益出发,在对华问题上,运用其政治智慧,制定稳健务实的政策,而不是一味地被牵着鼻子走”,陈弘说。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杨臻)
延伸阅读
澳记者问"闭嘴才不得罪中国?"新西兰总理斩钉截铁回应
【文/观察者网张晨静】“新西兰人怎么了?”在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即将访问新西兰之际,5月26日,澳大利亚第九频道时政节目“60分钟”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则聚焦中国和新西兰关系的预告片,其推文中不仅以夸张的语调发出上述质问,还指责新西兰为“赚中国快钱而抛弃澳大利亚”。
预告片一开始,该节目记者施泰因福特(TomSteinfort)就挑衅地向新西兰总理阿德恩发问到,“你是否有时需极力忍着不说话,才能避免得罪中国?”阿德恩随即斩钉截铁地回应说,“不是”。
因整个预告片的节奏和内容都“太过戏剧化”,发布后遭到新西兰媒体和网民的疯狂吐槽,有媒体人质问“现在澳大利亚的新闻报道都如此夸张了吗?”。被迫在预告片中出镜的新西兰媒体27日还发文斥责说,“对我们施加压力的不是中国,而是‘五眼联盟’”。
这一期节目将在莫里森与阿德恩举行双边会谈的当天(5月30日)播出。
视频截图
这档新闻节目的预告片时长共45秒,采用了与动作电影类似的剪辑手法和背景音乐来渲染气氛,还配上故作低沉的旁白。
一开场,就出现了节目记者施泰因福特向阿德恩发问的场面,之后穿插了几段新西兰全国性广播电台NewstalkZB著名主持人迈克·豪斯金(MikeHosking)采访奥克兰商会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巴尼特(MichaelBarnet)的片段。
在播完港口集装箱的画面之后,配上了豪斯金说的一句,“这是一场与魔鬼的交易”。而巴尼特说“我认为任何不把它看作机会的人都是愚蠢的”。
紧接着旁白说到,“我们(澳大利亚)以为新西兰是最好的朋友,但看来新西兰已‘为赚中国快钱’而抛弃澳大利亚”。
因节奏和内容都“太过戏剧化”,槽点过多,这一预告片发布后便遭到新西兰媒体和许多网友的疯狂吐槽。
有人向“60分钟”节目组喊话,“我觉得你加一段笑声音轨会更好,这样人们就会认为这是喜剧,而不会误以为是新闻”。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中国外交政策专家阿特里转发时也无奈地称,“我甚至不知要从何开始吐槽这个荒唐的讲述方式”。Vice世界新闻执行主编钱皮恩(MatthewChampion)不禁发问,“现在澳大利亚新闻都这么夸张吗?”
还有网友对所谓的“最好的朋友”一说表示质疑,“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并讽刺说“澳大利亚对待朋友的方式可真有趣”。
还有人认为,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已经有一段时间不是“最好的朋友”了,“60分钟为何不问,美国、英国、欧盟怎么不像中国那样,给我们自由贸易?”
被迫在预告片中出镜的新西兰全国性广播电台NewstalkZB,27日发布了一篇该电台名嘴希瑟·杜·普莱西-艾伦(HeatherduPlessis-Allan)的评论文章,极其不满地表示,“我们该用什么词来描述这个预告片,歇斯底里?夸张?荒谬?”
文章斥责说,西方国家媒体和评论员对新西兰的指控是荒谬的,“在我看来,问题不在于中国,而在于‘五眼联盟’”。文章还直言,向新西兰施加压力的并不是中国,而是“五眼联盟”。“我们与中国的关系没有改变,改变的是我们与‘五眼联盟’的关系”。
文章还说,从特朗普时期开始,新西兰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签署针对中国的集体声明。“真正的重点不是人权,而是他们正在玩的政治游戏。因为我们没有对他们言听计从,所以他们在生我们的气”。不要问新西兰人怎么了,而是澳大利亚应该问问自己在做什么。
新西兰电视台(tvnz)27日报道称,阿德恩当天在被问及有关该预告片时表示,她自己没有看到这段预告片,但是听说“它在网上已引起一些人的兴趣”。
阿德恩称她完全不同意该预告片中形容新西兰以及我们与澳关系的方式。“我认为网络上的反映,或许就表明了新西兰人对此的态度”。
作为“五眼联盟”成员之一的新西兰,该国政界人士近期已相继发表了一些不同于其余“四眼”的言论,在一些议题上也并未紧跟,这引来西方盟友对其“惧怕批评中国”的质疑。新西兰外交部长纳娜亚·马胡塔对此曾明确表示过,“五眼联盟”没有必要就每一个人权问题都第一个跳出来指指点点。
路透社先前报道称,莫里森将于5月30日-31日访问新西兰皇后镇,参加一年一度的澳洲-新西兰领导人会议。新西兰贸易部长戴维·帕克28日表示,澳大利亚仍是新西兰的重要伙伴,而新澳两国都需要尽量处理好“与中国的敏感关系”。他表示,本周末两国领导人会晤时也将探讨这一问题。